您当前的位置 :生活 > 法律 >
“70后”非遗传承人十余年坚守雕版印刷:希望“圈粉”青少年接力传承-中新网 焦点热议
2023-08-31 14:00: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中新网长治8月31日电 题:“70后”非遗传承人十余年坚守雕版印刷:希望“圈粉”青少年接力传承

作者 吴琼

一桌一凳,一个舞台;一刀一木,一份传承。

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的一间茶舍里,雕版印刷技艺非遗传承人郭大玮正仔细雕刻着《金刚经》的木质雕版,46岁的他,已坚守雕版印刷十余年。

郭大玮正仔细雕刻着《金刚经》的木质雕版。潞州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雕版印刷技艺,始于隋唐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我对雕版印刷最早的认知还是小时候,看村里的老人去雕一些民俗类的东西,门神、财神、灶王爷等,觉得很好奇也很好玩。”郭大玮告诉记者,儿时的他,就会拿小刀刻些小玩意儿。

受儿时影响,也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长大后,郭大玮逐步迈入雕版印刷技艺钻研的行列中。从网上查资料、翻阅书籍,自己做一些工具,最早以匾额制作为主。之后,借助网络平台,他接触到不少外地的雕版印刷老师,大家互相交流、学习,他的雕版印刷技艺水平逐步提升,日益精湛。

图为郭大玮的雕版印刷作品。郭大玮供图

从原料制作,到选板刻板、印刷装订,雕版印刷需要大大小小几十道工序,十分繁琐。“难度最大的步骤还在于雕刻。”郭大玮说,木头雕刻时可能会有些发涩,雕刻的字比较小,相对困难些。

十多年研究,如今,郭大玮擅长民俗类印版制作、匾额楹联制作、古籍内容复刻、年画、信笺、古雕版修复等。不仅如此,他还会收藏一些有关雕版印刷的老物件。

地摊、古玩店,闲余时,他便到这些地方“寻宝”。在他的藏品中,包括清代民俗题材的印版、票号上面作为防伪用的印章,还有民国时期的一些雕印实物等。

如今,郭大玮擅长民俗类印版制作、古籍内容复刻、年画等。郭大玮供图

由于科技发展、时代变迁等原因,雕版印刷技艺的传承面临窘境。郭大玮说,受其影响,潜移默化间,他的家人对这门技艺兴趣浓厚。“我的爱人经常帮我做一些雕版印刷的日常工作,儿子现在在读研究生,学的也是和雕塑相关的专业。”

非遗有新人,也是他的期盼。他说,“我准备在茶舍里建一个工作室也是传习所,并将雕版印刷技艺带进校园,让孩子们能体验制作过程。再创作一些文创产品,让更多人直观地接触、了解雕版印刷。”(完)



[责任编辑:ruirui]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