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生活 >
8岁女儿得知家里要买房 敲掉3年储蓄罐
2021-03-16 09:55:46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百家号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近日,朱先生拍摄了一段视频,8岁的女儿得知家里要买房了,敲掉了存了3年的储蓄罐,把里面三千多元钱拿出来“贴补”爸妈。看着她拿着小锤子一砸一砸,网友觉得十分贴心可爱,同时也感叹:“这孩子比我有钱”、“活了二十年,不如孩子存的多”、“下次存钱罐还要再买大点”。

朱先生说,这些钱都是他平时破开后不想用了的零钱,就给孩子,让她放进储蓄罐里,这次孩子十分大方地拿出来。小朋友还笑称,砸储蓄罐十分解压。

网友评论

延伸阅读

父母须知:告诉孩子钱是什么

培养金钱观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怎样不让他们变成“守财奴”或者“挥霍者”?对金钱过分计较或滥用,都将对孩子的人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及早教育他们面对金钱,把握对金钱的态度,是父母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来看看美国“深入教育”网的建议,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金钱观。

不能只说“太贵了”。生活中总有很多地方要用到钱,也有很多时候不应该花钱。要告诉孩子是否购买一样东西的原因。因为,花钱的原因并不仅仅源于能够买得起。经常使用这样的语句:我们不应该这样花钱,是因为……,或者说:这件商品不值得买,因为……。不要单纯地强调不买的原因就是“这个太贵了”,这句话会让孩子觉得:只要负担得起,就可以买。

带孩子去银行。去银行存钱时,最好带着孩子去,让孩子体验存款的形式和意义,并懂得未雨绸缪的重要性。

解释贷款。如果你贷款买了房或者车,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向孩子解释借贷与利息间的关系,以及收入和还款间的平衡。让孩子明白,贷款可以帮助人们在资金不足的时候,提前购买商品,但前提却是,要能够承受得起长期的还款和利息压力。

让孩子了解财政困难。如果家中遇到资金困难,可以对孩子开诚布公地讲,但是不要过多地描述细节。只要让孩子理解,金钱并不是手里的神灯,想它什么时候出现就出现。

区分需求和渴求。即使是小孩子也懂得向你索取关爱、玩具等有形或无形的东西。但是,在商品的世界里,需求和渴求就变得有所区别,例如咖啡杯,你可能需要一个咖啡杯,来满足你的日常需求,但是,你却想要一个价格十分昂贵的咖啡杯,这种心理上的渴求可能并不符合你的经济状况或者实际需求。因此,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让他们也懂得区分这两者间的差别。

谈论为什么要买。你去逛街购物时,别忘了和孩子对话,告诉他们购买的原因,是来自广告的影响?价格便宜,还是质量可靠?你如何从同类商品中进行选择?这些问题都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消费观念。此外,你如何存钱,怎样花钱,为什么捐款,为何有的东西不会立刻购买,而是等待时机,如何合理利用金钱,避免浪费等问题,都可以成为你和孩子间的对话主题。

节俭的意义。购买二手货,循环使用水资源、充分利用纸张、生活用品,这些行为都是你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和金钱观的机会。向他们解释:我们做这些事,不仅为了省钱,也是为了保护环境。

学会掌控金钱。挣钱需要技能,花钱需要智慧。财富可以装点人的外表,但知识和品质才能衡量一个人的内心。珍惜辛勤劳动换来的财富成果,同时也避免让各种诱人的财富象征成为追逐的终极目标,孩子将因此获益终生。

关键词: 女儿 买房 储蓄罐


[责任编辑:ruirui]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联系QQ(992 5835),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