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位于益农镇三围村的扶困助残基地传来好消息,过去一年,这里的芹菜种植户大多取得了不错的收益,年收入在4万元以上,大家都非常满意,对种植芹菜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三围村是省内外著名的“菜篮子”基地,芹菜作为村里的“拳头产品”一直是当地致富的“宝藏菜”。从2017年起,萧山区慈善总会、慈善总会益农分会与杭州农垦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了以种植芹菜为特色的造血型扶困助残基地。符合条件的困难农户可以“领”到2个大棚、约1亩土地,实现慈善帮扶由生活救助向生产自救的突破。
三方分工明确:总会和分会负责“出资”,承包30余亩集中连片土地,并为农户免费提供钢架、大棚等基础设施;合作社负责“借智”,为农户们提供技术服务、技术指导,并向结对家庭免费发放化肥和农药。困难农户种植的蔬菜也将由合作社负责销售,让农户没有后顾之忧。
产业扶困的新模式让农户们吃下了“定心丸”,大家用双手改变命运的积极性很高,基地也不断涌现出一批“种植能手”。据统计,自运行以来,基地累计为困难家庭增收280余万元,平均每户收入7.9余万元。从过去的“输血式”救助,到现在的“造血式”帮扶,产业扶困撑起困难家庭的“致富梦”。
许大伯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妻子长期患病在家,早年前儿子又因服役受伤。全家仅靠承包地上劳作和儿子退役后的伤残补助维持生计。直到成为扶困助残基地的结对对象,许大伯一家才迎来转机。
“去年生意可好了!”2021年,通过在扶困助残基地种植芹菜,许大伯的家庭年收入一下子增加了5万多元,好日子越来越有盼头。“虽然辛苦,但凭自己劳动赚钱,我觉得心里很踏实。”许大伯说。
今年,益农镇计划扩大基地面积,并在基地内建立集学习、参观、展示、休息于一体的“共富馆”。馆内除了陈列芹菜基地建设成果,还将动态公布芹菜种植技术指导相关信息,并设立便于残疾人及困难农户休息的专业设备,为在田间劳作的残疾人士提供方便。
有了三围村的成功经验,区慈善总会不断开拓基地救助模式,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免费为困难家庭提供基本设施和种植技术,把“输血式”救助转为“造血式”的精准扶持。
今年1月初,区慈善总会和楼塔分会与杭州慈孝堂科技有限公司三方签订帮扶协议,共同打造豆苗种植基地,扶持困难群众共同致富。这是区慈善总会继益农镇三围村扶困助残基地、靖江街道残疾人电商培训基地之后打造的又一助力共同富裕基地。
豆苗种植基地首期计划帮扶20户困难户,根据协议,慈孝堂科技有限公司以成本价为困难家庭提供生产设备,并进行技术指导、负责豆苗收购,每年可帮助农户增加1万元收入。“种植豆苗很省心,每天只要浇水就好。不影响我照顾家里,还能增加收入,我们全家人都很感激。”首批帮扶对象杨大伯的话里难掩激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区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拓展从输血型救助向造血型救助并重转变,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技术帮扶等措施,不断增强困难群众内生动力,让困难家庭通过自身努力,重拾对生活的信心,齐赴共同富裕之路。(记者朱林飞)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